一、主要特性
熟性早,从定植至嫩瓜始收只需25~30d。植株蔓生,生长势中等,耐肥,适应性强。第1朵雌花着生于主蔓第6~7节,着瓜密,一般3~5瓜连续着生,形如一串铃。嫩瓜圆球形,表皮深绿色间白点状花纹,故又名“花皮一串铃”南瓜。嫩瓜单瓜重0.4~0.5kg,口感脆嫩,味浓;老瓜扁圆形,表皮黄粽色,单瓜重1~2kg,口感粉甜,品质佳。
二、栽培要点
1.播种育苗 长江流域大棚栽培可于元月上旬播种,2月上旬定植,露地栽培可于3月上旬播种,4月上旬定植。播前将种子放入50℃的温水中浸种10分钟,待水温降低至30℃时,再继续浸种3~4小时,洗去种皮上的粘液后置于25~30℃的温度下催芽,当有2/3的种子发芽即可播种。育苗宜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土块等护根措施。出苗前苗床白天宜保持温度25~30℃,夜间保持在12~15℃;出苗后注意通风降温,白天保持在20~25℃,夜间保持在10~12℃,防止幼苗徒长。
2.整地施基肥。花皮一串铃南瓜需肥量较大,十分耐肥,所以应施足基肥。一般要求每667m2平方米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~7000kg,同时加入过磷酸钙30~50kg,还可以加入饼肥200~300kg、草木灰50kg左右。施肥后再深耕一遍,使肥土混合均匀,然后即可作畦。一般栽培畦长6~8m,宽1.5~2m。
3.合理密植。花皮一串铃南瓜早熟栽培一般采用人字架栽培,密度为2000~2200株/667m2 。清明前后即可开始定植,定植宜选冷尾暖头的晴天进行。
4. 管理
4.1肥水管理 定植成活后,追施稀薄人畜粪尿1次,用量为200kg/667m2;首批座果后,于株间埋施生物有机复合肥1次,用量为每孔30~50g,折合60~100kg/667m2 。采收期间结合抗旱每隔7~10天,追施稀释腐熟人畜粪尿1次,每次约500kg/667m2 。雨季注意排水防渍,旱季加强灌水抗旱。
4.2 整枝 花皮一串铃南瓜的早熟栽培,由于密度大,因此宜行主蔓结瓜,茎部发生侧枝分次除去,为利于通风、透光,减少病虫害的发生,进入旺盛期植株基部的老叶,病叶宜及时摘除。
4.3人工辅助授粉 由于花皮一串铃南瓜雌花先于雄花开放,不利于自然授粉。故需要辅助授粉才能保证雌花着果。一般在播种时就要配备授粉品种,可用西葫芦等熟性较早的南瓜品种作为一串铃的授粉品种,授粉品种要比一串铃提早一个星期播种。人工授粉的具体做法是:早晨6~9时,采摘开放旺盛的雄花,用毛笔蘸取花粉轻轻地涂满开放雌花的柱头上即可。 4.4采收一串铃1号南瓜以采收嫩瓜为主,以采收老瓜为辅。嫩瓜在花后10~15d即可采摘,采收时避免损伤藤叶。根瓜应趁早摘,以免影响后续果的生长。一串铃南瓜1号在嫩瓜行情走低以后就可不再采收嫩瓜,蓄一批老瓜。老瓜一般在花后35~60d生理成熟,此时即可采收。 4.5病虫害防治 4.5.1一串铃1号南瓜的主要病害有:白粉病、霜霉病、病毒病等。可用40%硫悬浮剂500倍液,70%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白粉病;可用83增抗剂100倍液,病毒必克800倍液喷雾或病毒K800~1000倍液防治病毒病。 4.5.2一串铃1号南瓜的主要虫害有:根结线虫、瓜蓟马、美洲斑潜蝇、蚜虫等。可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灌根防治根结线虫;可用10%高效灭白可乳油5000倍液,24%万灵水剂1000倍液或40%乐果乳油2000倍液防治瓜蓟马;可用1.8%虫螨克乳油2500倍液,1.8%阿维菌素3000倍液防治美洲斑潜蝇;可用40%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雾,70%灭蚜松可湿性粉剂1000~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。
5、秋季栽培重点注意:育苗注意防高温保水分,生长过程注意重点防治病虫害。